目前中國電工行業的市場格局如何?面對種種競爭,傳統電工企業的市場機會又在哪?本期小古將與您共同探討。
電工市場成“兵家必爭之地”
中國電工市場的發展前景愈發被看好。外資品牌、照明巨頭、建材商、智能科技企業等均加快入局,整個行業呈現出“跑馬圈地”、“群雄逐鹿”的局面。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墻壁開關市場企業數量約2000家,且中小企業居多,整體集中度較低,市場份額較分散。
電工產品的市場需求與房地產、建筑裝飾行業最為相關。目前,房地產開工增速穩中有升,雖然房地產宏觀調控不斷加碼,但總體而言中國新開工房屋面積近年來一直維持在較高增速;同時,中國大力鼓勵和支持住宅精裝修的發展,并提出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推動“租售并舉”等政策,有助于未來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2019年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新開工房屋面積227154萬平米,同比增長8.5%,發展勢頭可觀。
除了新增商業用戶外,新舊更迭帶來的更換需求更成為了存量市場的主體,按照存量農村用戶的墻壁開關插座更新周期為15年,存量城鎮用戶的更新周期較短為10年計算,中國電工市場空間十分巨大。因此,也讓不少“外來的和尚”嗅到了香味,讓其成為了各類企業的重點關注領域。
在電工行業闖蕩二十多年的卡西洛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江河看來,電工產品是一個不會被淘汰的產品,電工市場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有很多細分市場可以發展。正因電工行業的特性以及巨大的發展潛力也促使著行業格局悄然生變。
中山市天朗電器有限公司營銷經理崔建紅表示,目前中國電工行業品牌化日益明顯,一線電工品牌越來越強勢;還有部分跨界而來的異業,都是有實力、有品牌影響力的照明、建材類企業;此外還有來自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科技型城市的智能電工公司入局,所占份額不斷上升。
三足鼎立 各憑本事
縱觀行業格局,目前中國電工市場的參與者主要分為三大派別,分別是:“霸主”外資企業、“將軍”傳統企業、“戰士”跨界企業。這三大派別各憑本事在同一賽道各不相讓,相比已經進入相對平穩期的照明行業而言,電工行業還處于集中度不高、“跑馬圈地”的快速成長期,未來三大派別中誰能最終勝出,又或是呈現三足鼎立之態,還得對這三大派別進行逐一分析:
外資電工企業勢不可擋。當前,在中國電工行業嶄露光芒的外資品牌眾多,實力也愈發強勁,如施耐德、羅格朗、西門子、西蒙、霍尼韋爾、松下等品牌,他們在早些年已看準時機切入中國市場,憑借品牌知名度的優勢,與貼近中國消費者的高端國際化產品快速滲透到一二線市場。可以說,中國絕大部分高端市場份額都被國際品牌蠶食,尤其是五星級酒店、高級會所等領域,國內品牌基本沒有可進入的余地。
其中,銷售網絡覆蓋全球的羅格朗公司在全球開關插座的市場份額達到19%,更是在2005年收購了TCL電工,被行業稱之為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范本,中國電工行業也隨之迎來了轉折。之后,幾大國際電工品牌都也通過各種形式切入中國市場,2008年霍尼韋爾整合朗能,2009年施耐德整合全球100個品牌......他們的攻占之勢步步逼近。
跨界企業兵強將勇。除了外資企業的沖擊外,不乏有本土外圍企業強勢進軍,如排插大王公牛,低壓王子正泰,科技新浙商鴻雁,行業領袖品牌雷士、歐普、陽光照明、佛山照明等,甚至還有與電工行業完全沒聯系的外圍企業切入。據觀察,照明企業跨界做電工的數量比電工企業跨界做燈具的數量要多好幾倍。
值得一提的是公牛集團,2015年至2019年,公牛集團墻開收入由11.02億元增長至32.08億元,2019年營業收入較2018年同比增長14.72%。同時,在報告期內公牛在推進年產4.1億套墻壁開關插座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雖然十年前,剛進入電工領域的公牛還未能與發展得如火如荼的國際品牌抗衡,但發展至今已有蓋過國際電工品牌光芒的實力,有望從民用電工領域的龍頭邁向巨頭。
而低壓王子正泰在電工電氣的發力也不容小視,年銷售規模逼近20億元,已構建了“以電工為主業,實施多元化發展”的新格局。2019年正泰電工更是實現一場地市會議30分鐘成交300萬的佳績,可見其在電工領域的布局一直都是穩扎穩打的,后續正泰電工會如何突破也值得期待。
傳統電工企業勢均力敵。一直以來,傳統電工企業都較為低調,雖然有很多都是在行業深耕十年、二十年的老牌企業,但他們在市場上的表現都不溫不火。多數以差異化的定位在市場中立足,主要深耕二三四線市場,有自身品牌特色與發展渠道。在該陣形中有飛雕、小為、天基、TNC、福田、俊朗、深思、貴派、家的、卡西洛、雅點、獅盾、托泰、德力西等傳統電工品牌。
總的來說,中國電工市場僧多粥少的問題尤為突出,三大派別實力相當,外資品牌知名度高、綜合實力強,牢牢鎖定住了一二線城市、高端酒店場所的市場份額;跨界品牌各自身懷絕技,優勢在于渠道網點覆蓋廣,延伸產品配套銷售更是輕而易舉;而傳統電工企業一方面要面對外資企業的沖擊,另一方面還要承受跨界企業的競爭壓力,實屬不易。
“兩大力量”沖擊是壓力也是動力
面對外資電工品牌和照明燈飾跨界電工的沖擊,中山市天朗電器有限公司營銷經理崔建紅表示,對傳統電工企業而言確實有很大壓力,因此傳統電工企業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路子,在產品、渠道上做到有所區別。作為電工行業的老品牌,要善于把更多的資源整合在產品、品牌建設上,這才能形成更大的競爭力。
在中山市固帝電氣有限公司大區總監毛寧看來,照明企業發力電工市場,是產品線擴張的結果,對于傳統電工品牌而言,做好產品最關鍵,做專做精才是生存之道。此外,發展至今傳統電工企業的綜合優勢已愈加明顯。
深圳美佳居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會斌則認為,企業首先要把產品質量細節擺在第一位,堅持品牌最初的定位,把產品做好;其次是配合好代理商,協助經銷商開拓市場網點,通過企業自身關系網和代理商合作拿下工程項目。
不可否認,夾縫于兩大勢力之間的傳統電工企業壓力山大,但也不是寸步難行的,越是困難時越考驗企業的綜合實力。但能從中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與空間,在大浪淘沙中堅守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百年的企業必定有其過人之處。
下期,小古與您繼續探討傳統電工企業的市場機會。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