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是企業所有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一個企業只有將產品銷售出去,才算實現了由投入到產出的回報。隨著科技的發展,企業之間產品質量的差距越來越小,銷售人員轉而成為了決定競爭成敗的主要因素。在水槽行業,銷售人員一直都是企業招聘的重點,但銷售人才青黃不接的現狀卻讓企業頗為頭疼,為了破除這種困擾,部分水槽企業已走上了“產銷分離”的道路。
“老兵”自立門戶“新兵”缺乏培訓
對于“新兵”來說,入行容易,但要扎根絕非易事。除少數大中型企業之外,大部分水槽企業對于入行的新人沒有崗前的系統培訓,沒有留給他們足夠適應時間,新人開始跑業務時,連產品種類、規格都還分不清楚。甚至有企業剛開始連差旅費都不提供,完成不了任務拿不到工資還要貼錢。一些企業不愿意在員工培訓上進行投入,并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和不重視人才,而是企業很難留住人才。因此,這些水槽企業情愿重金從其他廠家挖人,也不愿意為他人作嫁衣裳,投入資金與精力對銷售團隊進行系統培訓。
互不信任廠家與銷售員各自打算盤
水槽企業與銷售員之間本該建立同舟共濟、榮辱與共的共生關系,但是事實上不少企業與銷售員之間是在相互博弈。某水槽企業曾決心對營銷系統進行改進,要求公司品牌經理、銷售員將各自所有的客戶資料上交、歸檔,但是部分銷售員卻不愿意執行,最終不了了之。
業內人士表示,廠家與銷售員之間相互博弈的結果,就是互相不信任,銷售員各自打著小算盤。有企業為控制銷售成本,削減差旅費用,導致一些銷售員不愿意開拓新市場,減少出差時間,日常維護只做大客戶,放棄小客戶。
為穩銷售水槽企業改走“產銷分離”
少數廠家為了穩定銷售,刺激營銷團隊的積極性,采取了承包銷售的模式。而對一些銷售力量不強的企業來說,承包銷售應該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據了解,承包銷售模式的關鍵點是實行產銷分離,承包銷售的企業擁有了充分的自主權和決策權。廠家與企業之間不再是雇傭勞動關系,而變成了合作關系。
在廠家與承包銷售的品牌水槽企業簽訂了銷售任務、合作協議之后,品牌企業自行組織銷售團隊、制定營銷政策,而且銷售員的出差補助、工資提成完全由品牌自行負責,廠家提高銷售提成點數。廠家根據品牌每個月的銷售人物完成狀況,給予水槽品牌相應的提成點數。目前來看,承包銷售對于調動營銷團隊的積極性有很好的作用,不過對承包銷售品牌企業的營銷能力、團隊領導能力、渠道資源、經濟實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求企業具有非常開放的合作心態。
面對銷售人才缺乏的現狀,“產銷分離”對企業擴大市場占有率來說有一定的意義,可以使企業資金、市場運作變得更加的靈活。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