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過家居賣場和參加過團購會、砍價會等的燈飾照明消費者或許都有這樣的感覺,逛來逛去,似乎總能找到很多長相類似的燈飾照明產品,導購員的介紹也是大同小異。
這也讓消費者很難抉擇究竟應該選哪一款,最終只可以隨價格而動,哪個便宜選哪個。而那些"模仿品"在研發成本方面的投入明顯較低,所以在價格方面也相應偏低,消費者在無意之中,通常會選中它。燈飾照明產品的同質化讓消費者形成了一種"反正外觀、功能都差不多,就選最便宜的"的惡性循環。
部分燈飾照明企業養成惡習 創新不如抄襲
其實,燈飾照明產品同質化的現象早已在整個行業中泛濫,不少企業更是養成了"與其高薪聘請設計師,不如復制撿便宜"的惡習,這也傷害了行業中的原創設計,拖了整個行業的創新力與產品力的后腿。
開發新品周期長見效慢 燈飾照明企業面臨難題
知名企業開發一個新產品,在前期需要投入不少的資金,且從研發到投放市場的周期也比較長,見效較慢,這樣的"風險"讓不少企業產品創新研發的腳步減緩,甚至停滯。長此以往,燈飾照明整個行業產品同質化現象也就愈加的嚴重。這也成為了絕大多數熱衷原創、追求創新的著名燈飾照明品牌頭痛的事情。
侵權成本低 燈飾照明企業維權難
而遇到問題時,總要想辦法去解決。無奈的是,雖然申請專利可以作為燈飾照明行業對自身知識產權的保護傘,可一旦被侵犯,維權成本非常昂貴,而侵權成本卻非常低廉,且不一定能在根本上解決行業內模仿、抄襲的問題,這也讓大部分企業寧愿自身默默努力也不愿申請專利。
燈飾照明企業若遇被抄襲甚至侵權的麻煩,一定要采取相關的法律措施,來保護自身,保護整個行業的原創動力。同時,創新才可以進步,差異化發展才可以在市場獨占鰲頭,"山寨品"永遠也代替不了"正品"。所以燈飾照明企業一定要保持創新,不要被抄襲的吹來風沙迷了眼。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