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有兩句老話害了不少裝飾材料企業,一句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句是薄利多銷。這兩句話在古代確實行得通,可是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卻是向企業傳遞了錯誤的價值觀。裝飾材料企業需明白,信息大爆炸時代,就算產品再好沒有有效的推廣手段也無法被消費者熟知,而薄利多銷的后果是價格戰泛濫,惡性競爭的出現,企業也會越來越喪失競爭優勢。
廣告營銷跟不上 酒香也怕巷子深
新品上市,卻沒有造勢宣傳、廣告營銷工作也跟不上,對裝飾材料企業將會造成重大的損失。中國有句老話“不怕貨比貨就不怕不識貨”,這里的“識”有兩層含義:一是目標客戶不清楚產品各方面的性能以及優勢,往往被其他商家的價格優勢所吸引,選擇那些并不是那么好的產品;二是目標客戶在有了購買意向后并沒有有實時接收到產品信息,導致客戶沒有購買,綜合來看,客戶如果不了解產品,就算產品再好也不會買單,消費者寧愿選擇一個自己認可且熟知的品牌,誰讓你的產品宣傳工作做的不到位呢?
裝飾材料企業不能抱著”我的產品已經與眾不同,而且在圈內知名度很高,已經用不著過多宣傳了”的心態,殊不知,正是因為產品好,才更應該讓其廣為人知,因為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加潛在客戶、增加品牌知名度。
薄利多銷 價格下去容易上來難
中國人的思維:當產品賣不動的時候怎么辦?薄利多銷啊。由此,薄利多銷成了很多裝飾材料企業的營銷“法寶”,但深想一下,如果裝飾材料企業一直靠降價拉升產品銷售量,當售價低于成本價時,企業只有“割肉抵債”,更加沒有資金去提升產品品質。如此一來,當產品價格已經降到底線時,競爭力也就消失了,最終導致企業越來越沒有競爭力。同時,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價格降下去企業說了算,可是再想升起來可由不得企業在做主了。
一款好的裝飾材料產品能不能實現“多銷”,不是取決于企業的利益是厚還是薄,而是客戶對產品的認可。“客戶愿意買單的產品才是真的有價值”,裝飾材料產品能不能滿足客戶的所有現實需求?能不能帶給客戶超值的購買體驗?這才是裝飾材料企業應該更多考慮的問題。
總而言之,當今時代,裝飾材料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就必須摒棄掉“酒香不怕巷子深”、“薄利多銷”的理念,如此,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