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相關企業推出家居新品新服務、舉辦讓利優惠促銷活動,一邊是消費者家裝換新消費熱潮迭起,開年以來,家裝家居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態勢。
數據是最直接的體現。近日,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回升至,環比上漲點;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1月銷售額為億元,環比上漲。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陳佳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從宏觀經濟數據結合家居建材市場調研情況來看,在近期各項政策優化持續推進和實體經濟加速修復的帶動之下,家居建材行業逐漸從前兩年的市場“嚴冬”中走出來,尤其是大型家居建材市場景氣指數正在快速回暖。從經濟基本面分析,這一波數據回暖的實體支撐較為穩固,具備一定長期趨勢。
多重利好助推市場復蘇
近日,高婧在一家定制家居門店預約了師傅進行櫥柜上門測量和報價,并且當場下了單。“家里櫥柜抽屜、柜板損壞已久,前兩年受疫情影響,工人進出不方便,就一直拖著沒修。”高婧對國際商報記者說,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家人立刻將廚房改造的安排提上日程。
與高婧一樣,近期眾多有家庭改造想法的消費者都開始行動起來,記者在走訪北京八里橋建材市場時發現,顧客流量明顯增多。
該建材市場一家家居定制門店的店長對國際商報記者說:“新年新氣象,年初逛賣場的人就開始明顯增加。目前來看,廚衛、定制柜類的預訂下單量較多。”
除了線下市場,線上家居問詢也日益增多。一家廚衛之家網上門店的客服告訴國際商報記者,目前,線上訪問咨詢量比以往同期增加約20%,其中舊房部分改造定制類需求較多。
面對家裝家居行業迎來的強勁復蘇,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對國際商報記者分析,這主要來自三方面的利好推動:一是居民消費升級。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消費者在家居購買方面愿意投入更多的資金。二是消費政策利好。近年來,政府在促消費方面推出了“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活動,促進了家居消費市場的發展。三是互聯網的普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家居消費者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各種信息,包括產品信息、價格信息、購買方式等,這大大方便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此外,“家裝家居企業供應端發力促銷、渠道下沉、產品創新也進一步激活了消費端的需求和熱度。”中國家居設計產業互聯網戰略專家王建國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
市場回暖趨勢有望持續
記者注意到,伴隨著春季裝修季的到來,各地為促家裝家居消費繼續鉚足勁:2月24日, 2023天津家居煥新服務月正式啟動,活動以“數字賦能 智領未來”為主題,用一個月的時間持續釋放家居建材類商品消費潛力,搶抓一季度開門紅。廣東省商務廳等13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實施方案》,通過全省性家電主題促消費活動、“粵造粵強粵貿全球”廣貨促消費聯合行動、家電“以舊換新”、綠色智能家電下鄉、發放家電消費券等多項實招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
與此同時,為迎合家居消費需求,家裝家居企業也紛紛推出促消費活動。2月14日,紅星美凱龍重磅開啟第二屆“315FUN肆嗨購節”,并啟動新一輪品牌奪魁之戰。2月22日,居然之家宣布將在“3·15”活動期間發放億元消費券,通過數字化賦能商戶,搶占市場先機。
展望未來,家裝家居消費市場能否持續回暖?在陳佳看來,家裝家居行業具備較強的產業鏈供應鏈穩產保供能力,疊加不斷升溫的消費需求,在此基礎上,家裝家居市場回暖趨勢是可持續的。
王建國認為,家裝家居市場走勢與宏觀經濟環境回暖趨勢、最新主推的政策方向以及房地產相關產業方面的新政策息息相關,如有長線利好,則有可能持續釋放。
就家裝家居企業而言,要確保及時抓住消費復蘇機遇,陳佳建議企業做好技術儲備與市場調研,推出契合消費者需求的定制化產品和服務。
王建國則建議企業專注做好產品,守存量基本盤,拓寬新興渠道,優服務穩交付。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