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乃流通之根本,任何一個行業都離不開物流。物流通,則銷路通;物流不通,則銷路受阻。在板材企業的運作中,物流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然而,由于目前我國物流企業發展參差不齊,信用、口碑、服務都不怎么令人滿意,因此,對板材企業而言,物流雖稱得上是“生命線”,卻也讓人頗為鬧心。
燙手山芋 導致三方糾紛
板材企業與物流企業的關系非常微妙,物流企業與板材企業并沒有直接的合作或交易關系,但板材企業與物流企業日常的接觸還是比較多。一般情況下,物流企業主要還是與經銷商的關系更緊密,經銷商需要板材企業發貨,通常都是經銷商委托物流公司前往工廠拉貨,板材企業更多只是充當一個溝通對接的角色。
由于物流行業良莠不齊,導致在物流運輸過程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許多板材企業為了減少與經銷商和物流企業的糾紛,都不會碰這個燙手山芋。雖然板材企業盡量與物流企業絕緣,但物流企業的數量多而雜,物流行業的競爭還是比較激烈,許多物流企業為了拿到更多的業務,也會與板材廠家進行一些合作。
運費上漲 成本壓力加大
一位運輸企業負責人稱,一輛載重5噸的貨車,一般每100公里油耗在30升左右,一個月跑5000公里路,一輛車每個月耗油1500升,相比兩年前多支出4000元左右。而物流公司的負責人透露,燃油成本占據物流運輸業運作成本的20%左右,因此如果不調高運輸價格,他們將很難生存。據悉,物流企業今年普遍已經提價6%~10%。
據了解,流通環節一直是板材企業物流開支的大頭。加上由于油價、過路費、司機的人工費、車險等各種因素疊加,物流成本占的比例也是越來越高。板材企業采購原材料時的物流成本需由企業自己承擔,這部分成本壓力并不小。從外省或者國外進口的瓷磚原材料,平均算下來一噸的物流費也高達500多元。
貨品破損 引發矛盾糾紛
每談起物流企業,板材行業人士都義憤填膺。貨物晚點到達、貨品破損、推卸責任等情況,許多與物流行業打過交道的人都一定遇到過。而這類事件在板材行業中已經不再是什么新聞了,幾乎每次的物流運輸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板材企業對于物流糾紛也是司空見慣了。但讓板材企業最惱火的是,每次在物流運輸過程出現的問題,本應負最大責任的物流企業竟然常常會置身度外,直指物流運輸出現破損是正常的行為。
目前,物流行業又缺乏監督的部門,相關法律法規仍然處于真空期,因此,物流造成的經濟損失更多只能讓板材企業和經銷商自己解決。鄢華明表示,當出現物流運輸造成產品破損的問題,很多經銷商也會第一時間誤認為是廠家的產品質量有問題,因此也增多了廠家與經銷商之間的矛盾。廠家為了維護好經銷商的關系,在出現產品破損時廠家都會主動作出讓步,重新發貨或者回收修理。有時候由于數量太多,只能與經銷商平分經濟損失。
物流運輸就是板材企業的生命線,板材企業必須通過這條生命線讓其生命得以延伸。但是物流運輸這條生命線經常性出現堵塞和毛病,也讓板材企業的健康發展受到影響。因此,板材企業要好好地生存下去,必須要防范生命線出現問題。板材企業在運輸前需要充分地做好準備,預防運輸過程中的破損,同時在交付運費時最好還是多留個心眼,盡量要求物流企業貨到才交款。在物流行業還未完善前,做好準備工作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