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消費者李女士就曾在網上留言,反映自己購買門業的經歷:前段時間李女士在一家店里看中了一款產品,售貨員表示原價之后還可以再打 6.5折。李女士覺得很奇怪,明明價格都已標好了,并且還有物價局的核價蓋章,竟然還可以再打這樣低的折扣。“低折扣反而讓消費者越發不敢輕易出手了,還不如明碼標價來得實惠”,李女士的觀點得到了不少網友的贊同。
目前市場上幾乎每個門業品牌的產品都可以打5-9折不等,這還不包括特價產品,若有大額消費還可以在打完折的基礎上“再商量”。記者對此在賣場中進行了隨機采訪,大部分消費者都表示這種形式讓他們摸不著頭腦,心里沒有底,也越發不敢輕易購買。業內人士表示,由亂定價、低折扣引發的信任危機已波及到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這將不利于門業行業的長期發展。
“標多少就賣多少,不允許商家隨意打折,解決家居行業價格虛夸的毛病。”居然之家總裁汪林朋在家居研討會上宣布,3月10日起,在居然之家5大賣場同時啟動明碼實價活動。居然之家規定,商戶的所有商品均要明碼標價,嚴格按照標價銷售。若要推行促銷,廠家需事先向賣場申報,錄入ERP系統,并在價簽上標明原價、促銷價和促銷日期。
“所謂的實價,并不是指廠家沒有利潤,而是商戶根據行業的平均成本、平均盈利水平結合市場的狀況制定商品價格,把利潤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推行明碼實價,除了能夠讓消費者省去在不同賣場之間跑來跑去比價格外,對賣場、商家的管理和服務也有好處。“如果消費者所購商品(同品牌、同規格、非處理品、非特價品)的價格高于本地區其他市場并可以提供確鑿證據的,居然之家將對商戶進行處罰并賠償消費者損失。”
但門業的明碼標價,在市場這個大染缸中,始終難以貫徹落實。業內人士表示,由亂定價、低折扣引發的信任危機已波及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這將不利于門業行業的長期發展。但廠家的解釋是,由于門業產品原燃材料、人力成本及經營成本不斷上升,倉儲、物流、運輸等流通成本也是水漲船高,不同區域的門業產品,很難形成統一的市場售價。某門業行業資深人士表示,門業產品和其他非標準產品一樣,在銷售過程中不可避免經銷商的灰色成分,這些都是導致門業價格標準化難以實現的原因。而從消費者的角度分析,由于門業產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多年形成的殺價、砍價習慣,已令門業產品的明碼標價遭遇尷尬,商家不給予一定的折扣、讓價,買賣就不能成交。所以商家也順應消費者的這種消費心理,標高價格,讓消費者砍價。這或許也是"砍價會"風行的一個主要原因。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