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內激烈的競爭,加上價格上漲和勞動力成本飆升,使得木地板企業呼吸越來越“沉重”。當然,價格上漲并不是只由十大木地板企業表演的獨角戲,漲價背后的“策劃者”實際上是企業與消費者以及同行業競爭對手之間的博弈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與競爭對手的博弈。
企業競爭博弈,成本上升成木地板產品漲價主導者
資源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木地板等家居產品價格上漲,是未來的主要趨勢。自從新的《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企業必須為員工繳納養老、失業、工傷、生育和醫療五項保險。這無疑增加了十大木地板品牌的勞動力成本,本已微薄的利潤將因勞動力成本的增加而被迫“縮水”。不難預見,未來10年價格上漲將是行業的總體趨勢,中國木地板行業面臨持續巨大的成本壓力。
行業相對一致的觀點是,十大木地板企業最好自己吸收這部分不斷上升的成本,如降低內部成本和運營成本。當然,這只是一種暫時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木地板企業要增強市場競爭力。
家居賣場長期以來一直感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并采取各種措施應對價格上漲。一位賣場經理透露:“由于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的上漲,這家商場銷售的木地板產品出廠價格最近上漲了15%至20%。然而,各大家居賣場產品的零售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沒有太大變化。不僅如此,隨著新一輪收樓和裝修季節的到來,一些促銷方案已經在所有的家居賣場實施。此外,每個大賣場還采用各種促銷手段相結合的方式來穩定商品價格,并試圖吸收不斷上漲的成本。“
同時,賣場也應該注意策略和執行的結合,以說服經銷商“漲價是不可避免的”。同時,木地板十大品牌應充分利用漲價前的機會,促進渠道商家采購商品,從而達到先發制人、壓制競爭對手的目的。一般,木地板企業會在正式提價前披露信息,給渠道商以原價進口更多商品的機會,搶占渠道商的存儲容量、資本和門店,領先競爭對手。
總之,盲目漲價無法彌補企業的“成本損失”,相反會導致消費者的損失,使木地板企業的發展弊大于利。因此,十大木地板企業應主動承擔責任,采取積極措施留住消費者,同時進一步拓展品牌市場。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