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市場越來越難做,大部分代理商都在抱怨產品銷不出去。實際上,很多代理商都被自身固有的銷售思維局限了,傳統的“守株待兔”模式已經無法最大限度的挖掘消費市場需求。促銷活動在店面舉行不僅縮小了受眾范圍,更關鍵的是在顧客的精準度上較低,終端銷售需要找到末端市場,直接將門窗產品送到顧客門口。
由于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和行業(yè)的快速擴軍,導致門窗行業(yè)進入了相對淡季,進建材市場的顧客明顯減少,而來了的買主停留時間也不長,只要沒見到“打折”、“特價”等促銷標語通常是“看看而已”,給商家留下的信息越來越少,門窗市場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
在此情形下,單純依靠以往蹲在店面“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式的銷售方式,已無法適應當前的市場變化,但門窗商家的店鋪又不可以立馬轉讓,生意還要繼續(xù)做,怎樣取得兩者間的平衡,走出一條新路去突圍?同時應該往哪兒走?一系列的問題難倒了不少門窗商家。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顧客在哪里,市場就在哪里,銷售也就跟到哪兒。于是,在建材銷售市場出現了讓門窗產品進到小區(qū)的銷售模式:因為小區(qū)是真正的“終端顧客”,也是門窗銷售的最前沿。
據小編了解,目前市場上具有前瞻眼光的中國十大門窗品牌,已經將“觸角”伸向了市場末端——小區(qū),他們不僅派出專業(yè)人員奔赴各大樓盤收集信息,然后依托近期樓市的回暖,在各大已交房的小區(qū)門口擺攤、租門面,迅速地拓展自身的版圖,還利用其門窗產品優(yōu)秀的設計、質量等,和業(yè)主進行面對面交流,以此來宣傳品牌、吸納客戶。
小區(qū)推廣的銷售通路是店面銷售工作的一種延伸,通過它可以更多、更早地創(chuàng)造門窗品牌與顧客直接接觸的機會。現在是快魚吃慢魚的營銷時代,誰可以最先搶點顧客的心智,誰就可以更多地贏取市場份額。長遠來講,小區(qū)推廣還可以簡化中間環(huán)節(jié),降低中間費用,將實惠實實在在留給顧客,不失為中國門窗品牌經營需要長遠思考的一個方向,故小區(qū)推廣渠道也成為了門窗銷售市場的新天地。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