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陶瓷行業發展也越來越成熟,競爭變得越發激烈,企業已從價格戰轉變為品牌戰,雖然給各大陶瓷企業造成很大發展壓力,但這也代表著行業在進步,在向前發展。而陶瓷企業在進行品牌之戰時必不可少的武器就是廣告,由于競爭環境的復雜性導致了陶瓷企業在進行“廣告戰”時存在一些問題和誤區。
企業品牌戰遠比廣告戰復雜
品牌是一種服務或一個產品對消費者最核心的品質訴求與承諾,它濃縮了關于服務及產品服務的質量、品味甚至文化。而廣告只是一種傳播信息的手段。企業和產品需要宣傳,廣告可帶來高知名度,創造品牌效應,但廣告不能讓產品具備內在的氣質和魅力。
部分陶瓷企業經營者簡單地認為,只要大投廣告,狂轟亂炸,就能產生名牌效應,提升品牌形象,從而帶來銷售額的上升。然而事與愿違,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在于,品牌戰相比于廣告更復雜,它不僅僅在于廣告,還得重視產品質量、服務以及企業形象等方面。
華而不實的名牌并不是品牌
部分陶瓷企業,一旦要創牌子,就非要弄個“精品”、“極品”以此來提升品牌。但從產品本身的品質來講,并不是都有了質的飛躍,有的僅僅是外觀和包裝上的改進。這樣做,其一是對消費者缺乏誠信;其二,淡化了原有產品形象;其三,在你提升層次的同時,也意味著你的目標市場發生了變化,而在新的目標市場里,你還尚未具備特色和優勢。所以,我們常常看到不少新品牌誕生,往往又曇花一現。
品牌形象多變 消費者記不住
有些陶瓷企業在導入CI時,可能會先后請了3家廣告公司。第一家設計出一套CI形象并經過一年多的傳播,結果感覺不是很好,于是又請來第二家。第二家迎合了老板心理,來個大刀闊斧的改進,然后投入大筆資金傳播,效果好像好一些,過了一年多,感覺別人的形象和檔次都在提高,我們還是老面孔,不行,還得提。但這回不請外面的了,價格太貴,干脆自己搞。于是新的設計更是五花八門,幾乎每次廣告都是新版面。做廣告又不是穿衣服,經常換,其實別人早就不認識你了!
盲目投放廣告而缺乏市場分析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同理,缺乏對市場的基礎分析,缺乏精心的策劃漫無目的地投放廣告只會將資金打了水漂。有的陶瓷企業根本對自身廣告投放沒有譜,不知道怎么投,往哪里投,投多少。要么根據各地經銷商意見,在哪里做個路牌,在哪輛公交車上做個噴繪;要么在業內雜志或報刊上做幾個彩頁,這樣沒有受眾分析的亂投亂放,是為陶瓷企業掙了面子,但收效幾何,只有企業自身最清楚。
品牌戰是陶瓷企業之間的營銷大戰,切忌把“品牌戰”打成“廣告戰”,陶瓷企業需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品牌服務來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從而打贏這場戰爭!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