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踢球的朋友肯定對人工草的球場不會陌生。如今,隨著城市用地的日趨緊張,各種5人制、7人制的小型足球場和籠式足球場成為了很多草根球友的首選。這些人工草球場雖然解決了大多數業余足球愛好者們的場地問題,但也有“副作用”,那就是人工草球場對于人體可能會帶來的一些副作用,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受傷。那么,怎樣才能避免人工草球場上踢球的“副作用”?
為什么在人工草球場踢球會有“副作用”
或許有人會問,相比天然草球場,人工草球場不是更平整,也不會出現小石頭或者是坑坑洼洼的情況嗎?為什么還會導致受傷呢?這就要從人工草球場的建造材料說起了。通常人工草的地基都不是普通的土壤,而是水泥地等硬質地面。只有在塑膠顆粒填充量非常充足的情況下,才可以在正常奔跑、起跳等動作下起到緩沖的作用,但考慮到建造成本、后期維護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通常絕大多數的人工草球場都無法實現和天然草同樣的緩沖條件。
由于地表本身較硬,加上采用塑膠顆粒的模擬土壤,人工草在水平方向的韌性要遠遠大于天然草,所以很多經常踢天然草球場的球友會感覺比踢人工草球場要累,因為很多力氣都被草地的緩沖卸掉了。而在人工草坪上,這些力量都大多吃在了人膝關節和踝關節上,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慢性損傷。雖然目前尚未有專業機構對于人工草球場的材料組成進行過專門的認證規定。而且在強度和頻度不大的情況下,關節受傷也是小概率事件。但不能否認的是,人工草球場確實存在著這樣的“副作用”。
踢人工草球場要警惕兩處傷害
前面說到,因為場地緩沖的關系,在人工草球場踢球對人的膝關節和踝關節容易造成負擔。也就是說,這兩處關節的一些運動傷病,就是球友們平時踢球最需要注意的。
所以,對于預防人工草球場踢球容易造成的傷病,不管是在學校教孩子踢球,還是業余比賽,都會要求他們做足準備活動,特別是踝關節和膝關節。雖然不能百分之百預防關節損傷的發生,但做足熱身運動是非常必要的。
相比于那些因為場上對抗產生的傷病,腳踝扭傷和膝關節髕腱勞損可以說是業余足球圈中最普遍的傷病。業余球員平時疏于踝關節力量訓練,在進攻擺脫和防守盯人時急停急轉,往往自己的身體跟不上意識,就容易造成腳踝非正常方向扭曲。而人工草球場在發力以及跳躍落地時,造成的沖擊往往會比天然草球場更大,更加大了受傷的可能。
選對球鞋和護具不是“瞎講究”
除了必要的熱身準備活動外,還有什么業余足球愛好者們可以在人工草球場踢球時“防患于未然”的辦法呢?當然有,你可以給自己備一雙合適的足球鞋,還有一些必要的護具是非常必要的,一點也沒有“瞎講究”的意思。
TF(橡膠碎釘)底面的足球鞋是踢人工草球場的不二選擇
有球鞋常識的球迷都知道,針對不同場地,足球鞋的鞋底也有不同的設計。比如適合天然松軟草場的SG(金屬長釘),適合堅硬泥沙場地的HG(膠質短釘)等等。而TF(橡膠碎釘)底面的足球鞋,就是適合在人工草球場踢球的。TF鞋底的足球鞋,在防滑、減震性上更好一些,比起其他的腳釘類足球鞋更適合人工草球場。此外,如果能再配上一副護踝(也可以是彈性繃帶)和膝關節髕骨加壓帶,對這兩處關節的保護就更周全了,只要不做一些非常規性動作,一般都能很好地保護關節。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