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大幅增長,一方面是基于去年2月家電市場碰到春節,市場基數較低,導致今年2月家電市場出現"高開高走"局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原材料持續漲價影響,商家國貨消費前滯,共同推動市場的引爆。當然,這些都只是表面現象,今年以來家電市場的真相,并非如此簡單。
一是,狼真的來了。這個狼,不是跨界進入家電行業的互聯網企業,如樂視、小米,而是來自于更為年輕、更為挑剔的消費者。是的,他們才是當前中國家電市場最大的一匹"狼"。大量還在靠低價賣便宜貨的家電廠商們,只能是死路一條了。不是產品不夠好,也不是價格不夠驚爆,而是買家電的那些人,真的在變了。
目前,80后已經成為家電市場的絕對消費主體,而90后也在快速成長起來,共同取代60后、70后成為這個市場的主宰。他們最關心什么,他們又最不喜歡什么,家電廠商們應該去好好補一補"年輕用戶"的課。不要天天盯著電商的低價,廠家的政策,知道當地年輕用戶喜歡什么,才能決定你能賺多少錢。再多的產品放在倉庫中,只會貶值。
二是,興趣真的變了。其實,80后、90后這幫年輕人,不見得是真有錢,只是愿意為好產品花錢、敢花錢,這正是時代賦予不同人的興趣和性格。當然,一些大牌家電廠商感受到的,就是購買力的提升,以及精品出貨量的增長。是的,當前家電市場需求飽和的是同質化產品,缺少的是中高端精品。去日本背回電飯煲,去韓國買來化妝品,本質都是因為中國制造滿足不了年輕人的喜好。
最近幾個月來,很多家電廠商都會說,消費升級,購買力提升,要轉戰高端市場。所以不能只求規模的增長,必須要考慮客單價的提升,要多賣中高端,這樣總體銷售規模還是在增長。當前家電市場的本質,真的不是經濟收入有多少的提升,整個家電市場會"水漲船高",只是年輕的人們敢花錢、愿意花錢了。這才是真相,更是今后長期存在的常態。所以,為敢花錢的年輕人,打造好的產品,才是正道。
三是,渾水摸魚也不錯。環境越是復雜多變,對于聰明的商人來說越是有機可圖、有利可尋。今年的家電市場外部環境,真的是復雜又多變。匯率波動帶來的海外市場操作風險與機遇并存;原材料的持續漲價帶來的囤貨商機,卻要面對消費需求的持續低迷考驗;同樣互聯網企業的跨界沖擊,傳統制造升級變革等等,都是風險和挑戰;
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多變的經濟和商業環境,對于大部分家電廠商來說,顯然是頭大了,頭真疼。但如何真的可以在多變的環境中找到不變的軌跡。比如囤貨確實增值,但勤進快銷更賺錢;美元升值,對美市場出口就是商機。這些就看家電廠商如何把握這些平衡之道了。
對于今年開局以來的家電市場2月的火,3月的爆,當然不是普遍現象,甚至在不少中小企業來說,并沒有感受到。是的,這就是最殘酷的家電市場,這是家電行業的真相: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了。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