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整體衛浴市場而言,智能衛浴在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產品功能性體現、衛浴消費體驗等多方面優勢明顯,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智能衛浴將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成為衛浴產品主要的發展方向。然而,就目前智能衛浴的市場表現來看,智能衛浴的春天還遠未到來。
實探家居賣場:智能衛浴表現差強人意
智能化是未來家居生活的趨勢,智能衛浴也因此被炒得沸沸揚揚。為了充分了解智能衛浴的發展現狀,中華衛浴網記者走訪了長沙紅星美凱龍和喜盈門兩大家居賣場,結果發現,智能衛浴并沒有傳說中那么風光。現今的衛浴行業,座便器、淋浴房、浴缸、浴室柜、五金龍頭均已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智能化,但大多數專賣店都只是寥寥幾款智能座便器和智能馬桶蓋,其余產品基本沒有露面。就各個衛浴品牌專賣店的產品陳列來看,智能座便器與普通座便器的比例大概在1:5左右,說到底,智能座便器只是專賣店用來撐場的“面子工程”,消費者少有問津,導購也不指望其能貢獻多大業績,普通座便器才是市場的“寵兒”。
智能衛浴現狀:“三座大山”阻擋前行
“智能”二字風靡家居行業,也成為了衛浴行業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從時代發展趨勢以及消費者的需求來看,智能衛浴作為市場上的差異化、個性化、時尚化產品,應該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才對,那究竟是何種原因致使智能衛浴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發展后,普及率仍然只有3%?
一、體驗缺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好東西光讓看是沒人會買的,一定要讓消費者覺得好,消費者才會愿意多花點錢。記者走訪各品牌專賣店時發現,消費者到實體店親身體驗智能馬桶時,往往只限于開關蓋板、看看外表、摸摸釉面等,并不能真實的看到或者體驗智能衛浴所帶來的科技創新和對居家生活的改善,國內銷售人員不熟悉對產品性能的一知半解,導致消費者根本無法對智能衛浴做出價值判定。既然無法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又如何指望把產品賣出去?
二、價格太高:“天價”馬桶幾人買得起
在走訪了兩大家居賣場之后,一說起智能衛浴,記者的腦海里就只有一個字,“貴”!國際品牌比如TOTO、科勒、德國唯寶,一款智能馬桶折扣下來得兩三萬,國內一線品牌比如箭牌、浪鯨、恒潔,就算特價促銷也得七八千,而普通消費者衛生間裝修的預算也就萬把塊,試問,如此“高大上”的智能馬桶幾人買得起?就連浪鯨衛浴的導購都說,“這是給有錢人用的”。但是,如果智能衛浴僅僅是定位有錢人,那就注定只能呆在角落里蒙塵,永遠都被指望它能大范圍普及。衛浴企業們,趕緊想想辦法革新技術,降低成本,把產品價格壓下來,再談普及率吧。
三、標準不一:各走各路不同設備不互通
記者走訪TOTO專賣店時,曾問其導購,TOTO衛洗麗是否可以安裝在其他品牌的馬桶上,導購給出的回答是,“安裝是可以安裝,只不過肯定不會很相配。”這也間接反映出了智能衛浴普及路上的另一個“絆腳石”,即因標準不統一導致智能馬桶蓋與座便器之間的安裝尺寸與適配率問題。據了解,目前涉及智能坐便器的標準數量眾多,卻沒有真正形成一個統一且完善的標準。各品牌采用的生產標準不同,使得不同設備之間的互連、互通變得非常困難,從而降低了消費者購買的積極性。
智能座便器在日本的普及率接近90%,在韓國的普及率超過60%,在中國臺灣的普及率也在15%左右,但在中國大陸,最多也就3%。相比之下,我國智能衛浴發展現狀不可謂樂觀。智能衛浴要想走進尋常百姓家,需要克服的障礙遠遠不止體驗、價格、標準這“三座大山”。智能家居是趨勢,智能衛浴也是趨勢,至于這趨勢何時能變成現實,我們不做推斷,但拭目以待。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